你有在乎孩子的“心理健康”吗?你有呵护过孩子的“心理健康”吗?一般来说,父母更关注孩子们身体上的健康状态,却忽视了孩子心灵上的健康。对此问题,我们需要重视起来。
最近,一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则朋友圈消息让人心情沉痛。
“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:
一个14岁了,被父母骂两句后拿菜刀在左腕留下6道深深的伤口,幸好没伤及桡动脉。
另外一个10岁了,家人不让他玩手机,直接从6楼跳下,极力抢救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,多么令人痛心!
因此,孩子的心理健康绝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!”
那这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?
一句责骂,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
拿刀砍自己的14岁男孩名叫小孟(化名)。事情发生在晚上10点。
回想当时的情景,小孟的爸爸既不敢相信也不愿多说。
在他看来,儿子要玩游戏,他不让玩,责骂了几句,这是多么寻常的事情啊,多少家庭天天会发生这样的情景啊。
结果,儿子板着脸一言不发,转身走进厨房,右手拿起菜刀就往自己左手腕砍!
一个孩子怎么能对自己下这么重的手?事发以来,小孟的爸爸没怎么吃,也没怎么睡,他想不明白这个问题。
而他更想不明白的是,自己一句话怎么就能导致儿子这样过激的反应?
小孟入院时,左手血肉模糊,脸色也因失血过多而非常苍白,“我仔细观察了这个孩子,激动期过了,慌张和恐惧的情绪都有;
但更多的还是淡漠,仿佛事不关己,相反父母在一边紧张得不得了。”
手术很成功。但术后,石医生看着麻药作用下沉睡中的小孟心情却很沉重.
一方面,伤口恢复好不好,疤痕长得好不好,精细动作会不会受影响,需不需要后续的康复,这些都不是一时三刻能看出来的;
另一方面,以小孟的脾性,下次还会不会发生类似或是更严重的事故?
如果悲剧再次发生,他或是其他医生还能不能及时挽救这个花季少年?
虽说悲剧的根源不在于游戏或手机,但它们毕竟是导火索。石医生认为,父母在行为上一定要懂得自敛,为孩子做好表率。
他提到一个让他很不是滋味的场景:“每天早上查房,几乎所有孩子都在埋头玩手机,家长大多也在玩手机。”
还有一次,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,爷爷奶奶抱在一起哭,爸爸却在一旁玩手机。
“都当父母的人了,这种关头,心智还这么不成熟,可见平时是什么样,我火都上来了。”石医生忍不住骂了这个爸爸,又坚持让他放下手机去签字、办手续。
说到成为一个健康的人,大部分人会觉得一个人不生病,身体好就是健康的人。
然而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,因为其实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,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,只有身心都健康,才是一个健全的人。
相较于看得见的身体健康,心理健康的发展更为复杂。
人的一生中,不论是身体的发育还是心理的健全,有两个时期非常重要,孩童时期以及青少年时期。
尤其是心理方面,“三岁看大”说的就是这段时期对于人的价值观、世界观以及性格养成的重要性。
因此,对于父母来说,这段时期要格外关心以及引导孩子,如果这段时间内,家长教育的缺失,最后造成的后果是伴随孩子一生的。
这可不是开玩笑,父母这几种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!
1.偏爱
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、迁就和偏袒,会导致子女形成“唯我独尊”———自私、任性的性格。
这样,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,不考虑别人的感受,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,不愿承担责任,不愿跟别人合作,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。
久而久之,他们就会遭到大家的冷落、拒绝和孤立,渐渐地就会产生交往焦虑,总是担心别人会不会接受自己。
现在,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一个人身上。
如果爱孩子的方式不当,同样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交往焦虑。
2.过度保护、干涉
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,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。
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,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,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,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。
再者,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发展,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,免受挫折;
他们事事包办,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,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。这样做看似是对孩子好,其实不然。
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,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;
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、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,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;
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,缺乏主动性。
同时,过于依赖父母,缺乏必要的锻炼,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够,孩子容易自卑和否定自己,形成软弱和缺乏自主性的特点。
3.拒绝、否认
经常受到母亲拒绝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变得胆怯、不自信,为人处世小心翼翼,惟恐遭人指责,甚至导致个性变得自卑,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“露丑”。
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,刻意掩饰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,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显得更紧张、局促、笨拙,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中。
所以,母亲应该给予子女多点支持与肯定。
只有得到父母的赏识,孩子才会赏识自己,进而赏识别人,而一个真正懂得赏识自己和别人的人,就容易在交往中左右逢源,如鱼得水,也就少许多无谓的焦虑了。
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指导孩子呢?
1.确定正确合理的价值方面的观点和世界观
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,青少年就能对人生、对世界、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,做到冷静妥善地处理事物。
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,从而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。
2.对于事情的处理不要的期望过高
青少年要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,确定学习、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奋斗目标。
而这种目标应该是通过艰苦努力能达到的,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;
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合实际的竞争,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,否则目标落空,遭受挫折,容易产生心理障碍。
3.要善于掌握自我纠正情绪的变化
在现实生活中,青少年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情绪,考试挫折后的苦恼,同学吵嘴后的生气……
对于这些,除找亲友、同学、老师通过谈心进行倾吐渲泄外,要及时提醒和告诫自己控制情绪。
并要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积极的文体活动,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,使心理得到放松。这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。
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容易被社会忽视。通常情况下,学校和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身安全。为了让考高分、进名校,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。因此,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迫在眉睫!
搜索标签:
老师微信
官方公众号
学校地址: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
关键词:贵州戒网瘾学校,贵州叛逆孩子学校,贵州特训学校,贵州问题青少年学校,贵州问题少年学校,贵州管教学校,贵州青少年管教学校,贵州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贵州军事化管理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4 贵州正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
网站导航
网站地图
sitemap.txt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9